首页 > 考生写作 > 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5-03-17 11:24:05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表内乘法

(一);

三、角的初步认识;

四、表内乘法

(二);

五、除法的初步认识;

六、方向与位置;

七、表内除法;

八、统计与可能性;

九、混合运算;

十、总复习。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认识角、辨别方向、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5、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7、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三、班级情况分析

我教两个班,一年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小朋友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经常上课开小差,作业不认真完成。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对二年级学生,我们应该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有用性,从而更加喜爱数学这门学科。

四、教学措施

1、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2、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3、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

4、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进度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二、表内乘法

(一)……………………………………5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4课时

四、表内乘法

(二)……………………………………10课时

五、除法的初步认识……………………………………9课时

六、方向与位置…………………………………………4课时

七、表内除法……………………………………………10课时

八、统计与可能性………………………………………3课时

九、混合运算……………………………………………4课时

六、教研教改:

1、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4、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七、教学辅导:

(一)、希望生情况分析

本级共有人,来自十几个自然村,由于所处的环境及学校存在差异,致使个别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不爱学习的习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听讲不够认真,影响了学习成绩,更有个别学习困难生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能掌握,这就更增加了他们学习得困难和成绩的提高。

因教材已经适当调整了乘、除法的内容,改进了乘、除法的编排,降低了

运算的难度,对应用题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只要求学生能解决经常遇到的较简单的应用题,但重视用算术法解应用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一些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所学概念。同时,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抽象思维有了一定基础的事实,根据本册知识的特点,培养他们的探索规律,应用一些数学方法迁移类推,增强思维的逻辑严密性、以及思维灵活性。

基于以上教材编排的特点主旨,本学期对他们的辅导应放在增加他们参与实践的机会,将辅导的内容灵活地设计,巧妙将练习题融于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所学概念。同时,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抽象思维有了一定基础的事实,根据本册知识的特点,在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应用一些数学方法迁移类推、思维的严密性、以及思维灵活性等方面进行培养。要提高教学成绩,搞好辅导至关重要,本学期要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作用,利用“一帮一”的形式,让好学生加强对希望生的辅导。教师要认真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帮助希望生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使他们的知识面放宽些,对希望生的作业一般要做到面批,经常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通过开展辅导工作,使希望生重新振作起精神,树立起自信心,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使这些希望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大提高。要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把基础知识讲透,多结合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设计问题,并坚决做到不打击、不讽刺,多表扬鼓励,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优秀生分析:

本级共人,来自十几个自然村。在去年的学习中各班都有在某些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都在某些方面,表现他们的特长。

现就具体情况作如下分析:

名学生中,学习出类拔萃的优秀生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十五左右,这部分学生由于平日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得当,再加上平日注意了对知识的积累,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解题能力等方面都比一般的同学好。对于这部分同学,本学期对他们的培养应该以自学、互学为主,教师指导为副,让他们在平日多读书、多练笔,多交流,使他们上一个新台阶。

……此处隐藏22976个字……的嘴眼腿”和“数螃蟹的腿”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富有童趣的活动,心情愉快的记忆乘法口诀。

6、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以上是本学期对所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初步设想,如有不妥将及时予以修改。展望本学期的教学也期待着作最大的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绩。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二年级(5)、(6)班共有学生92人,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 、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 、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 、表内乘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 、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 、表内乘法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 、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 、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三、教学目的要求

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 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 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3、 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 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进度

1、 第一大周(8.31—9.13) 长度单位 两位数加两位数

2、 第二大周(9.18—9.30) 两位数减两位数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3、 第三大周(10.9—10.19)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角的初步认识

4、 第四大周(10.23—11.2) 乘法的初步认识 5的乘法口诀

5、 第五大周(11.6—11.16) 2.3.4的乘法口诀 6的乘法口诀

6、 第六大周(11.20—11.30) 6的乘法口诀 观察物体

7、 第七大周(12.4—12.14) 7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

8、 第八大周(12.18—12.28) 8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

9、 第九大周(01.2—01.11) 统计 数学广角

10、第十大周(01.15—01.25) 总复习

11、第十一大周(01.29) 复习迎考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